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 永恒記憶·不朽豐碑 | 七家寨暴動:打響撫寧人民武裝抗日第一槍
青山掩映下的七家寨村。(圖片由撫寧區(qū)委宣傳部提供)
秦皇島日報 記者 馬朝
“這里就是當年七家寨暴動的集合地?!?月13日,撫寧區(qū)臺營鎮(zhèn)七家寨村黨支部書記欒向紅指著村中老母廟舊址說。如今的老母廟已經不復存在,但村民們仍將舊址保留。
看著眼前的土坡,聽著村里老人講述紅色記憶,仿佛一時間回到了87年前的那個夜晚——一支百余人組成的民間力量在這里集結,大家心懷家國,拿起農具作武器,準備與日軍和漢奸進行決死斗爭……
1938年7月15日,撫寧臺頭營(今臺營鎮(zhèn))七家寨自衛(wèi)團總許維純和返鄉(xiāng)大學生茹振泰,率領茹克勤、韓惠軒等147名愛國志士在老母廟集結,于當天晚間舉行抗日暴動,并連夜攻占了臺頭營,建立了臨(榆)撫(寧)抗日游擊大隊,打響撫寧人民武裝抗日第一槍,并為冀東人民抗日大暴動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日后創(chuàng)建冀熱遼抗日根據地奠定了最初的群眾基礎。這支隊伍后被編入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三十一大隊二營六連,一直轉戰(zhàn)華北戰(zhàn)場。
“七七事變”后,日軍和漢奸狼狽為奸,實行黑暗統(tǒng)治,在冀東各地推行奴化教育,橫征暴斂,無惡不作。特別是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后,冀東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爭愈演愈烈。1938年6月末,華北人民抗日自衛(wèi)會冀東分會在豐潤縣田家灣子召開會議,決定1938年7月16日為統(tǒng)一暴動日期。時任京東特委的李運昌派人聯系上許維純,相約共同起義。許維純是七家寨人,是當時日偽統(tǒng)治下的鄉(xiāng)長兼自衛(wèi)團總。目睹日軍暴行、決心投筆從戎的茹振泰,拿出返校用的10塊大洋作為暴動經費。二人一拍即合,準備率眾起義,加入冀東大暴動。
據撫寧區(qū)革命斗爭史編審委員會編寫的《長城風暴》一書中記載: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發(fā)動,他們在七家寨后山老母廟里設立了秘密登記站,僅三四天時間,就有六七十名青壯年報名參加。幾天后,暴動隊伍發(fā)展到140多人。但由于暴動消息有可能走漏,7月15日下午,茹振泰、許維純等幾名骨干緊急商討行動計劃,決定于當晚行動。行動的勝利讓大家士氣倍增,同時形成了撫寧地區(qū)首次有組織、有規(guī)模的武裝抗日行動,點燃了冀東人民英勇不屈、武裝抗日的燎原星火。
“日寇和漢奸實在太可恨,作惡多端。當時我表哥茹振泰在奉天(沈陽)醫(yī)科大學讀書,放暑假回家得知冀東各縣準備暴動的消息,他立即加入,并以‘打土匪’之名借槍籌備,秘密聯絡和發(fā)展參加抗日暴動的人員?!苯衲?8歲高齡的老人王舜與茹振泰是表親,每每講到表哥的英勇事跡,這位老人心中的愛國情懷都會再一次升騰?!皼]有他們的奮起反抗,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?!?/p>
2017年7月中旬,市民陸先生在天馬湖邊小樹林休憩時,意外發(fā)現一批被掩埋的子彈。“發(fā)現時有295發(fā),經撫寧警方和撫寧區(qū)檔案館鑒定,這些子彈大部分為漢陽造步槍所使用,且品種混雜,分析應為1938年‘七家寨暴動’的遺留物?!睋釋巺^(qū)檔案館館長李利峰說。
87年后的今天,站在抗戰(zhàn)勝利的歷史坐標上回望,七家寨暴動的意義愈發(fā)清晰而深刻:面對強敵,七家寨兒女敢于以簡陋武器向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亮劍,展現了中華兒女寧死不屈、血戰(zhàn)到底的英雄氣概和偉大的抗戰(zhàn)精神。重溫這段血染的歷史,是對為民族獨立獻身的先烈最深切的緬懷,更激勵我們繼承先烈遺志,弘揚偉大的抗戰(zhàn)精神,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。
記者手記:
銘記歷史汲取力量
7月15日一早,王舜老人給記者打來電話說:“今天是七家寨暴動的紀念日呀!”七家寨暴動的槍聲雖已遠去,但那穿越時空的吶喊與抗爭,似乎已化成激昂的音符,在山地間回蕩,在后人的血脈中流淌。和王舜老人一樣,記者希望有更多人能夠了解并銘記這段壯烈的歷史,從革命先輩的犧牲奉獻中汲取力量,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砥礪前行,創(chuàng)造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編輯:韓冰
責編:李志財
編審:劉福慶
監(jiān)審:王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