鷺鳥筑巢天馬湖
通訊員 范凡 關(guān)欣 崔雷雷 攝影報道
撫寧,一個千年古縣,是秦皇島市的新興城市區(qū)。撫寧的本意是“撫我黎庶,寧我子婦”。這個富有哲理又親民的地名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據(jù)茶棚鄉(xiāng)大所各莊三村舊石器遺址考古發(fā)掘證明,早在一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。這里地貌獨特,幾乎涵蓋了所有地球地質(zhì)變遷的留痕。燕山余脈橫貫全境,起伏有致,蜿蜒入海。
境內(nèi)北部的明長城隨山就勢修筑,巍巍壯觀,至今保存較為完好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明隆慶三年,民族英雄將領(lǐng)戚繼光率部在這里修筑長城,留下了無數(shù)英勇壯烈、可歌可泣、傳頌不衰的故事。時至今日,遠眺天馬山,戚繼光親筆書寫的巨型刻字“天馬山”仍歷久彌新。天馬山腳下,撫寧等縣人民于1959至1961年間?用雙手創(chuàng)造了新的奇跡——修建了總庫容量3.86億立方米的大(Ⅱ)型水庫——洋河水庫。涓涓洋河水流入水庫,滋潤著秦皇島多個縣區(qū),成為秦皇島市重要的水源地。洋河水庫又稱天馬湖。沿湖周邊,層層林帶,松柏常青,槐楊參天;壩區(qū),萬畝水田,稻浪隨波蕩漾;濕地溝壑波光粼粼,蘆花飄香。
庫區(qū)多年的生態(tài)建設(shè)和封閉保護以及水綠山青的田園風光涵養(yǎng)著這里寧靜、舒適的小氣候?!扒輷窳寄径鴹保瑩?jù)庫區(qū)管理者說,建庫以來,多種鷺鳥包括白鷺、夜鷺、池鷺等就在這里筑巢繁衍。一到春季,成千上萬的鷺鳥不遠千里從南方遷徙到這里,不顧旅途勞頓,旋即擇偶筑巢。從壩臺高處環(huán)顧山野林地,樹梢向陽背風處,數(shù)不清的鷺鳥展示白色繁殖羽,忽隱忽現(xiàn)的,裝點著綠色幕墻,沉悶的咕咕聲此起彼伏。鷺鳥繁殖地的大幕開啟,好一番熱鬧場景。不多日,熱鬧場景不見了,鷺鳥家園一派寧靜。雌鳥產(chǎn)卵,雌雄?輪流孵蛋、捕食。二十幾天后,雛鷺破殼,少至三只多至四五只,毛茸茸?的張著小嘴嗷嗷待哺。此時,雛鷺食量驚人,不管親鷺多么勤奮,雛鷺總是像“狼饕”一樣,爭搶著從親鷺嘴里取食??蓱z天下父母心,親鷺不辭辛苦地照顧雛鷺。你看,夏至,驕陽似?火,親鷺高高舉起翅膀為雛鷺撐傘;風大,鷺巢隨風搖曳,親鷺生怕自己的孩子被風吹落在地,又振翅為孩子?擋?風;下雨了,親鷺擔心孩子被雨淋濕,站起來,用自己的身體把雛鷺護在腹下。此情此景無不令人動容,感慨萬千!大約一個半月時間,雛鷺在父母精心照料下逐漸脫去胎絨,乍看,身材、體態(tài)與父母無異。此后,很長時間,雛鷺跟隨父母學習飛翔、捕食和各種生存技能,直至南遷。
歲月悠悠,寒來暑往,愿天馬湖鷺鳥繁殖地永在,鷺鳥往復不息。
編輯:王劍猛
責編:李志財
編審:劉福慶
監(jiān)審:王勍